俞正燮(1775~1840),字理初,徽州黟縣人;清代學(xué)者。俞正燮一生家境貧寒,窮困度日,卻能泰然處之;個性鮮明,為人處世,特立獨行;篤好讀書,雖不樂仕進,不得已參加三次科考,兩次會試名落孫山;迫于生活壓力,不得不傭書為業(yè),筆耕養(yǎng)家;勤于著述;有《癸已類稿》等。
俞正燮的故鄉(xiāng)產(chǎn)茶,石墨茶就是一款歷史名茶。據(jù)清同治七年(1868年)《黟縣志》記載,石墨茶的距今至少有120多年的歷史。傳說詩人李白在黟縣桃源洞,曾經(jīng)品嘗了清涼幽香的石墨茶。然俞正燮似乎沒有留下寫茶吟茶的詩詞,也沒有尋覓到俞正燮飲茶的雅事;然俞正燮還是為中國茶文化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……。在中華茶文化發(fā)展史上,出現(xiàn)過許多風(fēng)韻雅舉,茶令就是其中之一;而記錄這種飲茶助興作樂游戲的則是俞正燮。茶令最早出現(xiàn)在宋代,它是宋代興盛斗茶的產(chǎn)物。宋人唐庚《斗茶記》中記載:斗茶之初乃是“二三人聚集一起,煮水烹茶,對斗品論長道短,決出品次”。然隨著斗茶之風(fēng)遍及朝野,尤其是文人更為嗜好,斗茶也由論水道茶變異出一種新的形式和內(nèi)容,即行茶令。俞正燮在他的《易安居士事輯》中,對茶令的內(nèi)容、形式、懲罰方式等亦有詳盡記載,同時還記錄了茶令首創(chuàng)者李清照的茶事軼趣……。李清照與夫君趙明誠意趣相投,時常詩詞唱和,有時還會玩些智力游戲;他們斟上香茶,隨意說出某個典故,猜它出自哪本書的第幾卷、第幾頁、第幾行。猜中者飲茶,不中者不得飲。然每次比賽,李清照總是贏,而當趙明誠抽書查證時,李清照已滿懷自信地舉杯在手,開懷大笑,笑得茶水濺出了懷子?!边@種行茶令與行酒令不同的是,贏家方可飲茶,輸者則不得品茗。時今,茶令這種風(fēng)流文雅、睿智雋永的游戲,并沒有隨著歷史原因而退卻,反而被現(xiàn)代人所接受并推舉。
俞正燮還在《清初海強圖說》(洋船更數(shù)說)中,記錄了“廣船往販,綢緞、布疋、磁器、藥材、武彝茶、松蘿茶”等物品,在南洋呂宋和噶喇吧進行貿(mào)易的史實。(注:呂宋是指菲律賓的馬尼拉,噶喇吧是指印尼雅加達,又稱巴達維亞。)早在十七世紀,荷蘭東印度公司就通過巴達維亞的茶葉貿(mào)易確立了霸主地位,并保證了用她自己的船只將茶葉運往歐洲港口;而同中國帆船茶葉貿(mào)易的金額非常巨大,每年為東印度公司帶來50萬荷盾。據(jù)相關(guān)資料顯示,僅在1728-1734年,荷蘭就派出11艘商船前往廣州,共購買茶葉135擔(dān),價值1743945荷盾,占全部貨值的73.9%;而購買茶葉的主要品種是徽州松蘿茶。這不僅是徽州茶走向世界的一個例證或縮影,也是茶葉貿(mào)易史的重要史料。俞正燮還在《俄羅斯事輯》中,記載了康熙三十三年(1674)前后,六安茶、蘇州茶(徽州茶葉)曾運銷山西、蒙古等地以及西北輸俄茶路的情況……。
自古以來,茶與文人相伴亦與文人結(jié)緣,而且是形影相隨,情深意濃;所以,當俞正燮在游歷半個中國,考察許多地方并搜集大量資料的同時,陪伴他度過春夏秋冬的一定是茶;因為只有超凡脫俗的茶,才能夠顯示其學(xué)者素養(yǎng)并寄托他的情感;而他的清趣與茶的清逸也可謂是相得益彰。